1、这是前管理学阶段对人的基本看法。
2、认为人在生产活动中与机械一样,只是一种工具。
(资料图片)
3、管理的任务,就在于使作为管理对象的人象机械一样去动作。
4、这种观点将作为管理者的人和作为被管理者的人完全对立起来。
5、前者是主动的、起支配作用的,后者是被动的、是按照管理者的指令操作以实现管理目的的生产工具。
6、工具人假设是不符合人的本质,是与人的社会性相冲突的。
7、依此对人进行管理不可避免地会在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形成严重对立,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被完全压抑,其管理效率之低就可想而知了。
8、扩展资料“工具人”假设产生于管理学尚未正式形成的时期。
9、“工具人”假设在奴隶社会时期就已经产生了,这种人性观虽然落后甚至还带有野蛮性,但它却被许多管理者奉行过。
10、尤其是在经济比较落后的情况下,管理者往往会把工人视为会做活的血肉机器,付给的报酬仅够工人维持机体生存,而不管工人的精神需要及其他的社会需要。
11、现在“工具人”假设在一些经济不发达国家的一些落后工厂里也还有一定市场。
12、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工具人假设。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键词:
精神需要
自我修养
生产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