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原标题: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丨山东:推动人才要素参与乡村振兴 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强省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山东打造集群发展、要素集聚、链条完整的农业产业新格局,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返乡创业。 在东平县梯门镇东瓦庄村,种植大户张庆顺正在给棚里的西瓜盘秧。去年,他的11个大棚收入50多万,是村里小有名气的棚二代。本来在外务工的他,能够“子承父业”,源于村里的邀请。东平县梯门镇东瓦庄村种植户张庆顺说:“去年过年的时候,村里给发了一封信,说土地已经流转好了,棚也已经建好了,就光等着俺这些年轻人回来,回来种地种大棚,发家致富。”
发出邀请信的,是东平县梯门镇东瓦庄村党支部。7年前,这里还是个空心村,村支部想发展设施农业,带着村里的种地能手外出学习,可回来真要出钱盖棚了,多数人都打了退堂鼓。东平县梯门镇东瓦庄村种植户李传国说:“去了60个多个人,回来召集会议还有20多个人,会上说的都很好,多挣钱多挣钱,那书记怎么不带头干啊。”
农民
富不富,关键在支部。看到大家的顾虑,村党支部书记王兴宝决定带头,借钱和村民们一起建了第一批70个大棚,没想到第一年就赔了。东平县梯门镇东瓦庄村党支部书记王兴宝说:“因为技术欠缺,种出来的质量也不是很好,因为咱规模小,客户也都不过来拉,摘了以后还得给人家送去,几乎就是人家给多少钱就算多少钱。”
如何让产品成为产业,品质成品牌?这个问题,也困扰梯门镇这个农业大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山东出台系列政策,加快发展设施农业。梯门镇抢抓机遇,利用乡村振兴衔接资金等8100万元,在东瓦庄村原有大棚的基础上,高标准建设了2000个暖棚,以每棚每年5000块钱的租金租给种植户,打造高效农业产业示范园。东平县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李亮说:“成立了91个人的设施农业服务队,都是有副高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到了棚里以后从种苗定制到肥水管理到大棚的温湿度调控,根据农时做好生产技术指导服务。”
提供技术服务的同时,梯门镇还将党委设在大棚里,下设土地流转、金融服务等7个业务党支部,涵盖了大棚建设、种植、销售的全产业链。东平县梯门镇党委书记米厚章说:“都是全镇上各个领域比较熟悉的土专家,缺少哪一环,这些人就来补哪一环,也可以说大棚建设完成以后我们的服务全部来跟踪。” 万事俱备后,梯门镇向在外打工的年轻人发出了邀请。眼下,有近200名像张庆顺这样的打工人回到村里种棚、创业,全镇大棚种植面积超7000亩,带动近万人就业,年产值达1.5亿元。东平县委书记马焕军说:“按照集中连片、示范引领、分步推进的原则发展一乡一业的特色农业,实现重点突破,全域并进,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的渠道。”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山东人才要素参与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正加速集聚,乡村也逐渐成为人才聚集的“高地”。全省农村实用人才总量稳定在270万以上,有85%以上农户参与到农业产业化经营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返乡创业。去年,山东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1.2万亿元,稳居全国首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110元,同比增长6.3%,增速连续多年“跑赢”城镇居民。山东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姜卫良说:“建设现代农业强省,必须紧紧依靠农业科技进步。将在提升从业人员素质上,持续发力。培育更多的土专家和田秀才。掌握先进技术和农业装备,推动产业进步。”
(来源:齐鲁网)
关键词: